李总,男,80后,成功人士。
在12年的时候跟我有过几次合作,为人很正直,儒雅,后来成了朋友。
主要战场在淘宝和京东,做小家电行业,现在年销售额大几千万。
李总:兄弟,我最近淘宝遇到了点困难,你给诊断诊断,拿拿主意。
我:详细说说。
李总:我有个产品,类目前2,卖268。成本在190左右。同行用的便宜外壳成本最低也要180。但是同行为了拿第一,竟然卖168。然后整个行业都跟着降价,打价格战。
我:那你现在是怎么做的?
李总:我们是没办法卖这么低,现在下滑的很厉害,就是花钱烧车,补单,也没把握能搞上去啊。
我:你这个情况确实不适合烧车了,还有单也不能随便补,因为现在坑产权重降低了,标签权重加大。
现在就是真要补单,也得在标签上下工夫,要把标签细分,融入自己的成交方向,资源很重要。
李总:主要还是是怕入不敷出,我应该怎么办?
我:你这个产品属于低端市场,我看同类产品800的价格往上也不错啊,为什么不考虑换个战场?
李总:你还别说,我们现在这款就是原来是300多的,就是因为跟同行竞争改了好几次了,慢慢减配降下来的,800往上的产品我们还真有这个能力和渠道,而且还有专利。
我:每个市场的资源环境、操作模式都不一样,谁掌握稀缺资源的一方,谁强势。
李总:你的意思是差异化竞争?找到我们的资源优势?
我:对,资源可以看成现有排名、资金、人脉、产品等等,既然你在低端这个价格区间没有优势,为何不考虑换个战场? 也许另一个战场你就是霸主。
李总:这是不是你最近经常提到的降维打击?
我:是啊,在空间不占优势的时候,要么用资源买时间,比如打折,烧车等等。要么花时间找一个相对合理的空间。
李总:醍醐灌顶,我回去就按这个思路调整。现在淘宝确实不好干。
我:未来的方向是经营IP,自己的微信号就是自己的店铺。每个电商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百年老店。
李总:自己的微信号就是一个店铺,这个说法我第一次听说。
我:也是降维打击,就像网店代替实体一样,10年以前人们都接受不了开网店是正经生意,未来的网店也不一定只是淘宝。
未来一定是个体崛起,不用依赖平台,平台可以作为引流工具。
做淘宝很累,还不赚钱,一定是哪个环节出错了。
这个时候,不用焦虑,停下来,想想背后的原因。
换个战场,降维打击。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获得更多有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