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说了那么多,我已经说了底层的逻辑区别,这也不是哪一家社交电商可以避免的,面对现实的话我建议有能力和团队的社交电商们自己也来做社交淘客这件事情,把以往的代理用户和层级关系平行迁移到一个新的社交淘客代理APP里面去,然后也切入这个社交淘客这个领域。
同时在社交代理淘客这个APP内后面也做一些自己的产品售卖,这种售卖一种是直接自营,另外一种是把产品拆分成多个品牌,然后入驻天猫,通过自己的淘客代理APP给自己的天猫店导流卖货,这样来看也许逻辑还能够通一点点。
转型的同时原来的社交电商继续做,淘客代理也做起来,一方面可以维系代理们继续跟你们玩,另外一方面也是让自己可以赚到一些现金流活下去。但是我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挑战巨大,当年拿了VC的钱描绘的是想再做一个新电商交易平台出来,今天却沦落为又给淘宝导流了,能不能转变过来这个思路,能不能愿意放下那些自尊,能不能继续受制于淘宝掌控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岔路口。向左还是向右对于社交电商的创业者来说真的是两难选择,选择淘客代理方向吧可能亡党,但是不选择吧可能会亡国。
最近也有很多人说阿里自己不也做社交电商了吗?当下淘小铺正在火热的推广中,最近一个月我接到了十几个人来咨询我,问我怎么看淘小铺这个产品,他们能不能参与进去做,是否值得做。说实话我没有去深入的研究淘小铺这个产品,如果淘小铺的底层逻辑和其他社交电商一样,没有接入整个淘宝体系内的运营逻辑,即商家在站外亏本去推广主要是为了换取在淘宝站内搜索加权,那么我觉得也一样很受限。
商家不愿意去亏本做推广,用户躺赚逻辑不成立,就算是阿里自己来投入做补贴也不会强到哪里去。那么在这样的逻辑下做淘小铺的代理推广收入怎么能够起得来?淘小铺最多也就从现在500亿左右的盘子里抢过来一部分,在算上一些新增的市场份额,就算做到1000亿对阿里来说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电商业务补充,但是代理们想从这里赚到大钱可不是那么容易。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关于“社交电商”和“社交淘客”的对比思考,看的进去对大家有价值更好,看不进去你就当我瞎扯淡吧。如果得罪了部分社交电商的创业者还请大家多多原谅,有兴趣的我们可以私聊交流,我想你们找到我的微信号并不困难。真要想转型社交淘客我还可以做做你们的顾问,我之前说过精力有限,我最多只能服务10家。主要也就是交个朋友,我也不能提供太多帮助,只是会把我的认识和思考经常和你们碰撞交流而已,我想这也就够了,毕竟一个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老板的决策成本。
当然如果想学习和做社交淘客代理的朋友们也可以和我联系,我带你们进入社交淘客这个新世界的大门,关注公众号就可以获取我的个人微信号,我对徒弟的挑选标准是你曾经做过微商和社交电商的代理,而且最好是你还有过很好的过往成绩。
扫一扫关注小编的电商,获得更多干活